【教育热点】“闪辞”最后“闪”了谁?
[wximg]https://mmbiz.qpic.cn/mmbiz_jpg/hJkmKNa4WtBnnLNYSzbhzfYgical0MZgt4FkTZ2c7bosEHn7q8muljEBKdHArLTiaAR247PWLBosBF44O8CjPnRA/640?wx_fmt=jpeg[/wximg]
据全球职业社交网近日发布的《第一份工作趋势洞察》报告显示,“95后”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在职时间为7个月,远低于“80后”“90后”群体分别43个月和19个月的在职时间,成为“闪辞”的主力军。
“闪辞”带来职业诚信危机
庄首建:“闪辞”这个现象是客观存在的,至于说算不算问题,好与不好不能简单下结论。如果发现工作真的不适合自己,盲目坚持也是不可取的,辞职也是一种合理行为。但切记盲目冲动,如果是你经过充分思考过的,三思而行的,类似于这样的“闪辞”理由,我个人很支持。但你闪一次可以理解,但过了几个月又闪的话,我觉得就有问题了。因为你第一次“闪辞”过了,你就应该好好去总结去思考,知道下一次你要什么?
如果一定要辞,不要“闪辞”,提前向单位提出来,移交好工作,让原单位有个心理准备。这样的做事方式,说明你是一个负责任的人,对你以后的职业生涯也有好处。一定要慎重,你的每一个节点、能力,在你的履历上都是有人给你做背书的。
潘宇:人事部门在招人的时候,首先要看个人简历,三个月就离职的话,说明这个人的忠诚度不高。面试时很集中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明白你为什么三个月走了?
人事部门一定会去从正面、侧面去了解,是企业的原因还是个人的原因?一定要去剖析这个问题。如果最后了解到应聘者是一个对工作、企业不重视,那可能把他招进来,他也会对这个企业和岗位有不忠诚的行为。面试单位一定更加希望能招到那种能在一个单位长期工作的员工。
知己知彼职业规划提前做
庄首建:每一所高校都有就业部门,一般会从大一就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。学校都是免费为大学生提供各种工作坊、讲座、培训、咨询,就看你选不选,利不利用这个资源。要知己知彼,首先要有意识地去了解自己地兴趣、价值观、能力、素养,身边的资源,了解自己。知彼,就是了解职场,岗位有哪些要求?需要哪些能力满足这个岗位需求?我的能力和岗位的需求是否能匹配?能匹配的上,你能很快的适应,也会得到重视。条件不足的话,就制定一个计划看怎么可以去满足?这是简单来说地规划方式。
潘宇:我们高中其实就有职业生涯规划。比说你的模考成绩就是你的能力值,你的分数就是你的能力值。你的兴趣,你对哪些大学感兴趣?你离目标地距离有多远?这就努力的方向,这是高中做的。到了大学,是否能够达到非常好的自我认知?如果不能达到,可以寻求同学、老师地帮助,做好提前的规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