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艺考 / 备战艺汤 / 导演编导

辩论:张艺谋的《三枪》真的“没意义”吗 ...

张艺谋的《三枪拍案惊奇》(简称《三枪》)毫无悬念地迎来了“两边倒”的评价,喜欢的人称为好片,不喜欢的人骂其“垃圾”。就像张导以往的多数片子一样,喧嚣声中,票房一路飙升。不过值得注意的是,知识分子观众似乎作为一个阶层、一个群体,批评着,也被批评着。到底是知识分子“难伺候”,还是片子真的值“一分”?我们选择了两篇文章,进行PK。

反方

张平:张艺谋成了游击队员

有人说,2009年娱乐界最大的困惑是,为什么连《三枪拍案惊奇》这种电影都能赚钱?这个问题我倒还想得通。在这个世界糟糕的那一面,类似这样的事情还少吗?我可以提出十万个“为什么连……”

作为产品的推销员,张艺谋还是相当成功的。很多人说,经济危机嘛,大家心情都不好,娱乐业正当其时,你看人家美国不就是这样的吗?这个说法并不全对,因为无法解释为什么那么多电影门可罗雀。

我认识一个人,专门做美容、丰胸、增高这一类产品。这类产品中许多就是欺骗消费者,但是他做得相当成功。公开的招数大家都知道,就是在各个媒体进行广告轰炸。还有一点,就是用不同的产品轮着上。奥美定不行了,我就说成欧美定。这些东西都需要品牌,或者吹嘘成品牌,但是又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。

张艺谋无疑是一个品牌。李连杰是打架,周星驰是搞笑,李安是文化冲突……张艺谋这个品牌意味着什么呢?创造了某种艺术类型?代表着什么电影观念?传递着什么价值观……以前我是相信有的,那就是对他坚持的那些形式主义的解读,比如大红大绿的色调处理,比如主要人物的流民性格,比如他对人海战术的迷恋……但是人们也忽略了他的市场经验,那就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。用他自己的话说,这是不断地创新。

创新是艺术家最本质的东西。早年的张艺谋是具备这个特质的,从《红高粱》到《秋菊打官司》再到《活着》,都是让人耳目一新的电影。但是一个人也不能没有根据地,他必须在某种类型上站稳脚跟,然后再去开拓疆土。《活着》之后,张艺谋除了创新还是创新。这时候他遇到了一个最好的推销员。

张伟平把张艺谋的每一部作品都说成是里程碑。观众的确是比较善良的,但是假如你没有功底,就需要忽悠,需要不停地创造概念,这就是消费主义。

《英雄》之后,张艺谋以为他会拍武打片了,接着拍《十面埋伏》,观众就不怎么买账。如果他再继续下去,倒可能成就一个奇怪的品牌,但是市场就没戏了。于是他换了一个招数,去拍了《千里走单骑》。在文艺片上虚晃一枪之后,回头再来拍《满城尽带黄金甲》。奥运之后,他“放下身段”,拍了这么一部《三枪》……

我也有想不通的地方,那就是他真的就这个本事吗?小品当然可以,但他这是小品吗?二人转也不错啊,但有他这样转的吗?张艺谋说他拍的是一个嬉闹剧加悬疑片,而且这个“加”并不是混合的意思,是分成前后两段,前半部让你笑,后半部让你紧张。这个说法太奇怪了。就算如此,前半部可能还有人笑几声,后半部恐怕并没有人感到紧张。

如果说有点紧张的话,那是奇怪为什么越来越不好玩了?导演到底要讲什么?假如这个时候,导演有什么东西抖出来,那还真是一部不错的电影。问题在于,他本来就什么都没有,只是说我就是让你们笑啊。你们笑啊,为什么要把我当思想者举着呢?

准确地说,这是一部喜剧加悲剧变成的闹剧,但不是黑色幽默剧。要看黑色幽默剧,找科恩兄弟的原版《血迷宫》看去。黑色幽默就是有思想的,或者是让人笑了之后有所感悟的。但张艺谋拒绝这样做,也反感观众这样做。问题是,你的电影在笑谈之中,突然间变得血腥起来,杀了好多人。作为一部非武打片,这自然就会让人想,导演并不是觉得这样杀人好玩,而是想表达点什么吧?导演说,不是的,过年了,我就给大家杀点人来玩儿。

另外一个想不通的地方是,拍了这种电影,最好是笑骂由他笑骂,票房我自赚之。他老是要说人家看错了,想错了,说不好看的人都不是普通的观众,普通的观众只知道傻笑……除非这也是市场策略的一部分。

正方

潘采夫:三枪无辜,艺谋有罪?

《三枪》狂欢节基本尘埃落定了,有人将其评为“伟大的垃圾”,更甚者形容它超出了人类的容忍底线,而赞之者小心翼翼地肯定一下,还要提防被怀疑收了黑钱。反倒那些沉默的群众,默默买票进场,将《三枪》推进了亿元俱乐部。

洪晃从电影院出来,立即在微博上发帖,说自己当了回傻B,谁去看《三枪》谁傻B。洪晃最喜欢文化精英范儿,她的“恐吓”吓退了不少人。《三枪》真差得这样惨绝人寰吗?

要我来评价,几句话就可以说完,它不像洪晃说得那么差,也不像有些托儿说得那么好,它有一个还过得去的故事结构,是一部正常的纯搞笑片。如果给这部影片打分,我会打一个60分。没了。

我不知道这样的评价是弹是赞,在当下的氛围下,应该算表扬吧。

不同意有些人批评时的穷凶极恶,饱含着对张艺谋的“阶级仇恨”。如果是一个不知名导演的作品,《三枪》根本不会入影评人法眼,它会作为一个正常不过的喜剧片,匆匆上来草草过去。所以,人们围观的,分明是“艺谋拍案惊奇”。所有的冲突,全都来自于张艺谋这个名字。比较经典的批评是,这片子本来尚可,但因为是张“国师”的作品,所以它必须是超级烂片,因为对导演的期望值是不一样的。

所以《三枪》有些无辜,成了一场持久战争的牺牲品,战争的一方是张艺谋,另一方是知识精英。从《英雄》开始,到《满城尽带黄金甲》达到高潮,这两个阵营已有不共戴天之势。张艺谋一提起首都文艺界就愤愤不平,张伟平更是大骂所谓的“文化精英、影评人和知识分子”都在道貌岸然地胡说八道。而另一方,把张艺谋的每部大片都形容为“一次事先张扬的公开抢钱”。

从电影院出来时,我问一位大妈观感如何,她很客气地说,不喜欢,因为这个电影“没意义”。此言深刻,有意义和没意义,正是知识人批判张艺谋的核心所在。《一个都不能少》是宣传片,不批判,没意义;《英雄》是歌颂专制,价值观丑恶;《十面埋伏》是抢钱,没有意义;《满城尽带黄金甲》有红卫兵情结,有意义,但反动;《三枪》娱乐至死,没有意义。张艺谋近年的片子,在取得高额票房的同时,都被文字工作者扫进了回收站。

张艺谋怒了,直言知识分子真难伺候,这样那样怎样都不行,有价值观的被骂死,这回拍个没价值观的给你看,结果同样被骂死。于是他得出一个结论,所谓的知识分子、文化精英都是扯淡,只有赚钱是王道。于是他宣布相信群众,甚至讨好90后,他把票房当成了投给自己的选票。

在这场批评的狂欢中,洪晃和张伟平抢了电影的风头。历史积怨让电影人和影评人都失去了妥协的心情,每一方都说人民在自己这边,抢占有利地形然后指责对方的背叛。

战争没个尽头,双方会死磕到有一方自然死去。可怜《三枪》,成了夹缝中的炮灰团。

朋友对《三枪》的观感我比较认同,她说《三枪》并不算差,人们激烈地批评它,是因为一种错位。这个电影本应该在洗浴中心大厅放映,人们穿着浴袍热热闹闹地看二人转表演,如今你的宣传攻势,是要让他在保利剧院出现,衣冠楚楚的高尚人群当然炸了锅。《三枪》是拍给谁看的,这个很重要。所以韩寒说它应该在县城放映。观众的境界有多高,这部片子就有多烂。

也有对《三枪》表示欣赏的知识人,《财经》杂志主编何力说,“《三枪》也许含蓄地试图将一个个扭曲而丑恶的人性与当下镜像———这是一部存在主义电影吗?是‘他人是地狱’,还是我们的内心才是魔鬼最爱的温床?”

盛大文学的侯小强说,“《三枪》表现了他们惨不忍睹的卑微人生。他们是我们啊,是我们悲贱且生生不息的人生。”

呵呵,你还不如批评它,这样的表扬意味着更大的误读。


张平

你的电影在笑谈之中,突然间变得血腥起来,杀了好多人。作为一部非武打片,这自然就会让人想,导演并不是觉得这样杀人好玩,而是想表达点什么吧?导演说,不是的,过年了,我就给大家杀点人来玩儿。

潘采夫

所有的冲突来自张艺谋这个名字。比较经典的批评是,这片子本来尚可,但因为是张“国师”的作品,所以它必须是超级烂片,因为对导演的期望值是不一样的。所以《三枪》有些无辜,成了一场持久战争的牺牲品。

上一篇:
下一篇:

友情链接

X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